白居易(772─846) ,易简字乐天 ,介和晚年号香山居士 。词著本籍太原(今属山西),白居后迁居下邓邽(今陕西渭南县)。易简早年家境贫困 ,介和对社会生活及公民疾苦 ,词著有较多地触摸和了解。白居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中进士,易简授秘书省校书郎 。介和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。词著元和十年(815) ,白居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 ,易简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 ,介和开罪权贵,贬为江州司马,后移忠州刺史 。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,曾活跃兴修水利 ,筑堤防洪,泄引湖水 ,灌溉田亩千顷,成绩卓著。唐敬宗宝历元年(825)改任姑苏刺史,后官至刑部尚书。唐武宗会昌六年(846)卒,终年七十五岁。著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七十一卷。在文学上 ,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,建议「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」 ,对立「嘲风雪 ,弄花草」而别无寄予的著作。其讽谕诗《秦中吟》、《新乐府》,广泛尖利地揭穿了当时政治上的漆黑,打击了实际中的流弊